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 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步紧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哭了一场,带着他几个兄弟,把他送到了城隍庙的供桌上,就跑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再去看时,他的尸身就没有了!我怕跟当地官府说不清楚,也就没报告家里死人。

对别人只说是江西严家来人把他接走了。谁知道他竟然进了京城,他明明已经死了的呀,都没脉搏了!”

陆炳自然让人用了些手段,来验证严世清的话是否属实。但这一家人被折腾得涕泪横流,哭天喊地,却并不改口。

而且夫妻俩加上四个儿子,六口人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就连当天晚上送到城隍庙时,城隍庙里有一只野猫吓了他们一跳的细节,都完全一致。

以陆炳的经验,这家人说的是真话,他也就不再继续动刑了,只是把他们关在牢里,等待作证。

抓捕老道和小冬的那一路人马则十分的不顺利,当赵百户带着锦衣卫赶到入世观时,老道和小冬都已经不见了。

赵百户秘密地寻找了很多地方,但都一无所获。

唯一有点希望的就是那个已经被废弃的善堂,看痕迹老道确实回去过,但赵百户晚了一步。

所以赵百户只能合理推测老道已经和小冬一起逃之夭夭了,他也是这么跟陆炳汇报的。

有了之前和儿子的对话,陆炳对此倒也并不意外,只是在锦衣卫系统中发下命令,严密搜捕。

陆炳并没有让刑部下海捕文书,因为嘉靖并不想让这件事闹得天下皆知。他只让锦衣卫负责此事,就是为后续处理留下余地。

另一路锦衣卫,此时确实已经到了夏家在江西的老家宗族,并找到了族长询问当年夏言家的事儿。

族长六十多岁,还没有夏言的年纪大,听完锦衣卫的问话,表示自己记事很晚,这些事儿得老爹才知道。

退休的老族长八十多岁了,锦衣卫进门时躺在床上直哼哼,听完锦衣卫的问题后,他眨了眨苍老的眼睛。

“唉呀,老朽实在是太老了,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确实是记不起来了。能知道这件事的都得在八十左右了。

不过这样啊,官爷不妨暂且休息,等老朽把这些老人找齐一起回忆一下如何?”

锦衣卫觉得很合理,就先去休息了,老族长随即让儿子去把族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找来。

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时候能活到八十岁的绝对算高寿了,全族找完,也不过五个人而已。

老族长摆下酒菜,请老哥几个喝酒。众人都很惊讶,因为自从八十岁之后,家里人就不让老人们饮酒了。

作为大家族来说,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老人长寿是子女的荣耀,子女当然不希望老祖宗因为喝一口酒出事儿。

老族长一等眼睛:“老子都不怕,你们怕个屁?你们谁比我岁数大吗?你们谁家孩子不满意,让他们找我来!”

众人都没有,加上确实也都很馋了,于是半推半就地端起酒杯,纷纷做出不情愿的表情,眼睛却盯着老族长倒酒的手,生怕他一哆嗦给自己倒少了。

几杯酒下肚,老人们都找到了青春的感觉,话自然也多了起来。这个年岁的老人在一起,主要就是话当年了。

说着说着,老族长忽然叹息道:“要说咱们族里最有出息的,那就非夏言莫属了,可惜为奸人所害。”

老头们都吓了一跳:“老哥哥慎言啊,这话可不能乱说的,夏言毕竟还是罪人,别让人说咱们心存怨念。”

老族长冷笑道:“怕个屁啊,公道自在人心!别说咱们自家人,就是天下之人,有几个不知道夏言是冤死的?”

众人不作声了,老族长又给大家倒了杯酒,忽然说道。

“夏鼎家有几个儿子,你们还记得吗?”

几个老头对视一眼,其中一人道:“我记得好像是两个,有一个被赶走了……”

老族长将酒杯往桌子上一顿:“胡说,夏鼎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夏言!”

夏家是大族,而且是军籍,虽然江西远离京城,但族中子弟在京城中谋生办事之人不少,对于京城发生之事,自然也有所耳闻。

只是他们没想到锦衣卫来得如此之快,也没想到老族长要让他们公然说谎,一时都有些犹豫。

一个老人道:“老哥哥之意,我们自然明白。只是这可是欺君之罪呀,咱们都是就差棺材板上钉钉儿的人了,可子孙们怎么办?”

老族长笑道:“若是说谎骗官差,那自然是有罪,可咱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记不住事儿了,算什么罪过?”

众老头恍然大悟,连连称是,但其中一人仍不太放心。

“老哥哥,听说锦衣卫的手段厉害着呢,咱们这几根老骨头,能扛得住吗?”

老族长点头微笑道:“你们扛不扛得住,我不知道,反正我够呛。所以今天我要尽情地喝。”

说完,老族长连干三杯,满脸通红,哈哈大笑。几个老头相视而笑,也举起酒杯来,互相劝酒。

他们回忆起年少之时的荒唐事,回忆起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回忆起夏家的荣光和骄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