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13章 侯犯之谋1:为什么郈邑邑宰侯犯要反了叔氏家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3章 侯犯之谋1:为什么郈邑邑宰侯犯要反了叔氏家族?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意外,连公若藐的家人也都不敢对叔孙州仇有半丝怨言。

但有一个人,冷静地看着这一切,他当然知道这就是叔孙州仇的阴谋。

这个人正是郈邑马正侯犯。

侯犯自然也在现场,看着公若藐被抬下去,心里暗暗替公若藐可惜。

唉,老兄啊,你是至死都还被蒙在鼓里啊。

但此时的侯犯,只是对自己的顶着上司公若藐之死唏嘘了一会而已,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正处于极端危险之中!

曾经,叔孙州仇命令自己干掉公若藐,但自己阳奉阴违,一直不愿干这种下三滥之事,故在叔孙州仇眼里,自己就是公若藐的人。

公若藐在世,叔孙州仇不敢有所动作。但现在公若藐死了,那下一个要死的人,不就是轮到自己了?

回到郈邑的侯犯烦躁不已。

如今的郈邑,自己就成了最高行政长官了,也不知叔孙州仇会派何人前来主政郈邑。

侯犯相信,郈邑邑宰到位之日,就是自己灭顶之灾之时!

一连几天,侯犯将自己关在府里,探讨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他的脑海突然闪过南蒯、阳虎等人,还有费邑如今的邑宰公山不狃。

娘的,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看看那些个牛逼哄哄的人物,至少轰轰烈烈过一把!甚至,公山不狃至今还在费邑过得滋滋润润的!

反了吧!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叔氏家族,再见吧!

公元前500年夏,侯犯一把砍掉郈邑箭楼绣着“叔”字的大旗,换上“侯”字大旗,正式扯旗造了叔氏家族的反!

消息传到曲阜,叔孙州仇大怒,立即上书鲁定公,出动鲁国右军征伐郈邑。

鲁国右军,说穿了就是叔氏家族和孟氏家族共同执掌的鲁国军队,这一次叔氏、孟氏两大家族宗主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亲自挂帅,将郈邑团团包围。

侯犯登上城楼,看着城下黑压压的鲁军,鼻孔里哼了一声:攻吧,凭你们这点实力,想要攻下郈邑,做梦去吧。

是的,郈邑城高墙坚,是鲁国四大坚城之一,被视为叔氏之都,其城墙规模早就超过了按礼该有的规制,足与曲阜可媲美。

叔孙州仇和仲孙何忌率军攻了多日,除了在城墙下扔下大批鲁军士兵外,没有任何进展。

郈邑,固若金汤!

随着大军粮草耗尽,鲁军无奈撤军。

拔营前,叔孙州仇看着郈邑城关上侯犯洋洋得意的样子,心下怒极:哼,等秋收之后,粮草筹措完毕,再来打过,不把你侯犯给灭了,老子倒过来走路!

叔孙州仇说到做到,公元前500年秋,再次整军讨伐郈邑。

这一次,叔孙州仇还居然引进了外部力量,齐军!

齐景公为何愿意替叔氏家族蹚这场混水?

很简单,齐景公需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反晋联盟,而鲁国是齐景公认为必不可少的一大国诸侯!

今年春天的时候,两国在夹谷举行了盟会,齐国可谓是下了血本,将汶阳之田以及四邑都归还给了鲁国。

这四邑中,其中一邑正是郈邑!

如今,郈邑回归鲁国半年不到,居然爆发了叛乱,叔孙州仇作为鲁国卿大夫,亲自赴齐国请求齐景公出兵相助,齐景公哪有不答应之理?

要知道,尽管齐鲁两国如今结了盟,但鲁国仍旧是首鼠两端,至今并未公开宣布脱离晋国阵营!

那就继续给你甜头!看来,不把你鲁国佬喂饱,你鲁国佬还真的对晋国心存幻想。

看看,你鲁国又发生了叛乱,但晋国给了你什么援助?晋国佬给不了了,晋国佬自顾都不暇,这天下,唯有寡人才有能力也有这个担当,去帮助你鲁国!

齐景公相信,自己如果能够帮助鲁国平定郈邑之乱,那鲁国还不真心追随齐国?

但令齐景公郁闷的是,齐鲁联军围着郈邑强攻了数日,郈邑仍旧嵬然不动!

在没有大炮导弹的春秋时代,要想攻下一座城高墙坚的大城,确实很难!

叔孙州仇无奈,只好悻悻撤军。

郈邑太坚固了,既然无法从外部攻破,那就从内乱进攻试试看?

让叔孙州仇有此想法的是一个人,郈邑工师驷赤。

工师,负责营建工程和管教百工等具体事务的官吏,相当于司空。

司空是国家序列的官员,在郈邑这样的大城就只能叫工师,即百工之长。

驷赤与侯犯、公若藐一样,都是齐国向鲁国归还了郈邑后,叔氏家族于今年春委派的官吏。

叔孙州仇对驷赤还是了解的,一直以来被列为叔孙州仇的亲信。

其实,侯犯本也是叔孙州仇的亲信。但在巨大利益面前,亲信随时可能背叛。叔孙州仇派人秘密接触了驷赤,希望驷赤反了侯犯。

驷赤此时正在郈邑,他可不敢明面答应叔孙州仇的要求,他对来人道:“赤只愿践行《扬水》末章四言。”

这样的哑谜实在高大上了,因为《扬水》即《扬之水》,是《诗经·唐风》里的一首诗歌,末章四言,正是“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