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四十八章 商人的嗅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百四十八章 商人的嗅觉

“如果朝廷已经确定了重开丝绸之路,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生意,我们必须学会分摊利益了。”

常百业严肃地说。

侯浅浅苦涩不已,有赚钱的买卖,谁想分给其他人。可没办法,买断安南已经让晋商处在风口浪尖,而且还是几年都在浪尖……

再这样玩下去,大海收不收晋商不好说,但在商人圈子里,晋商怕会没了好名声。何况浮动税率的出现,摆明了就是控制与削弱巨商,若是晋商凭借着地利与商业优势,独占西域利益,那朝廷不会答应,对晋商来说也太过危险。

丝绸之路的事,必须有更多商人参与进来。

西域足够大,沿途重要城镇也多,可以预见的是,只要丝绸之路顺利打开,东西商贸通道畅通无阻,那孛罗城、库尔喀拉乌苏城、委鲁母、哈密、敦煌、肃州、张掖、武威、兰州、西安等,都将因丝绸之路而焕发生机。

如此多的城,如此大的商机,又是广袤的西域,根本就不是一家或若干家商户能吃得下的。

侯浅浅拿出一份舆图,指了指委鲁母的位置:“朝廷要在西域设置三司的消息已经传开,虽还没有人能说出来西域治所在哪里,但委鲁母极有可能。考虑到征西大军长期驻留委鲁母附近的昌都剌,至少说明当地水源较多,有成为大城的可能。加上战略考虑,居中控制,委鲁母都是最佳选择。我们若入西域,最好是先入委鲁母。”

常百业点了点头,委鲁母的位置确实关键,大军又是在那附近打败的帖木儿大军,选择那里作为治所,即可以告慰阵亡军士,也可以控制东西南北。

“我担心的是沈一元也看到了委鲁母,这一次家宴,怕是一场瓜分利益的宴会。”

常百业很清楚,选择朝廷治所是有保障的。

仔细来看,哈密、敦煌、肃州,这些都是重要城镇,但问题是,如果西域局势出现变化,或丝绸之路迟迟没有进展,商人一拥而入,反而会折了本钱,可若是选择在西域治所之地,那里必然会有屯军,也有文官及其家眷,加之治所本身的吸引力,即便是丝绸之路没开出来,治所之地的生意还是能维持下去,不至于血本无归。

“无论如何,治所之地,我们不应放弃。徽商想要进入西域,本身就是弱势,沈一元不太会与我们针锋相对。”

侯浅浅认真地说。

晋商这些年来的生意,多在江浙一带与沿海一代,尤其是远航贸易,因为营造新都,才将手伸向了北面,但西北方面,徽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去西域做生意,必须有经验丰富的伙计,有懂得察合台语的向导或通事,最重要的,需要有骆驼。沈一元不可能骑着小毛驴走过八百里沙海。

可朝廷征调、购买了无数骆驼帮助征西大军运输粮草辎重,虽说眼下主要战事已是结束,可大军一日不班师,这批骆驼一日就返回不了民间。

而手里有骆驼的商户已是不多,晋商就是例外之一。这种例外,是晋商通过其他援助征西大军换来的,比如少捐点骆驼,多捐点粮食。

徽商进入西域,真的是从零开始,但常百业不敢小看沈一元,这个人有着极强的商业天赋,加上他儿子沈修德在国子监进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了不少新本领,这对父子联手,能不能闯开西域,杀出又一个苏杭,谁都说不准。

常百业思虑再三,开口说:“这些事还需要与沈一元商议着来。我们晋商不能再如此显眼了,一旦出了问题,朝廷很可能会杀一儆百,而我们,很可能就是那个一,是时候隐藏下,让徽商顶上去了。”

侯浅浅咯咯笑起:“如此的话,沈一元可就免不得倒霉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