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七百四十一章 后勤之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明谋取西域,不是行的掠夺之路,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占领。既然是占领,就必须考虑人心,考虑当地百姓,不可能将所有人都干掉,也不可能一次次血洗城池。

马恩慧坐在床头,看着烛光晃动旁的朱允炆,暗暗伤感,白日里忙碌,到了夜间还需要批阅奏折,天气渐寒,屋外都已上冻,若不是屋子里的暖炉,这里怕也会冷如冰窖。

朱允炆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的文书,文书是薛禄自大同发来的,薛禄认为鞑靼西迁甘肃一线,瓦剌在西部蛰伏,帖木儿准备东征,亦力把里准备北征,都意味着西北将出现大变局,希望朝廷早日屯粮,并派遣重兵拱卫西北。

薛禄能站在大同之上,思考西北风云,足见其绝非莽夫,而是一个善于抓住全局的将才。

西北出风云,已经成为了事实,能看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

朱允炆想起了在甘肃的袁岳,宋晟并没有将袁岳直接放在嘉峪关等最前线,而是将其放在了山丹卫,充任骑兵指挥史,钻研骑兵战术。

对于袁岳而言,他出身于广西,善步战,他想要进一步成长,必须精通骑兵战术,听宋晟前段时间来信,夸袁岳颇有常遇春之风,善突袭,也不知他成长到了哪一步。

西北!

朱允炆摊开舆图,很是忧愁。

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都在配合西北战事,可依旧无法解决后勤问题。二、三十万兵力转入西域并不算难,难的是如何让这数十万兵力在西域活下来。

他们去西域不是搞个七日游,看敦煌看看壁画就回来了,他们需要长时间在西域作战,过于漫长的补给线让兵部、五军都督府高层很是担忧。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图谋西域就是个笑话。

朱允炆不是神仙,没有搬山运海的法术,无法将江南的粮食一瞬间转移到西北,但如果只依靠大明百姓去运输粮食,那大明多少事都要搁置,无数百姓无法安于生产,大明发展必然被拖入深渊,必须寻找其他的办法。

马恩慧见朱允炆烦恼,不由走了过来,问道:“可又是那个帖木儿惹皇上烦忧了?”

朱允炆喟然:“是啊,这个瘸子有点厉害,四叔对上他怕也需要一番苦战。眼下最难的,还是粮草补给,路太远了。”

马恩慧低头看了看舆图,眼露柔光,低声道:“若臣妾可以给皇上出个主意,皇上能否答应臣妾日后不熬过三更天?”

“哦?”

朱允炆有些意外,仔细看着马恩慧:“若皇后能解决如此难题,朕又何必需要熬夜。”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马恩慧款款走到朱允炆身后,抬手放在朱允炆的肩膀上揉捏着:“臣妾只想问,路那么远,当年蒙古与北元是如何穿越沙海,进入极西之地的?路那么远,帖木儿又是如何保障后勤?亦力把里与哈密也有不少人口吧,他们又是如何保障后勤的?”

朱允炆顿时茅塞顿开,自己与徐辉祖等人一直都陷入了一个逻辑陷阱,大明打仗后勤都是依靠民工运输粮食与物资的,这没错,也符合大明的现实。

但问题是,西北的后勤不一定完全依靠民工啊,当兵的只要有吃的喝得,那不就妥了?

铁木真、忽必烈怎么做的?

帖木儿怎么做的?

咱们依葫芦画瓢总可以吧,不就是赶着一群牲畜出征吗?这年头母马不好找,母骆驼还是多啊,渴了弄点驼奶喝不就是了?

骆驼力大,能驮着三四百斤货物,一匹骆驼弄个三百斤粮食,足够一百个兵吃三天的了,再搭配独轮车,在甘肃、嘉峪关等地弄些粮仓,事情不就结了?

对了,既然要用骆驼,驼城是不是可以造出来,拿出来对抗帖木儿的骑兵那是相当的有效啊。

“传内阁、户部、兵部、五军都督府等大臣。”

朱允炆拉过马恩慧重重抱了下,便大声喊道。

后勤大事,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