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季汉当兴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东线开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就到了八月仲秋季节,此时天气转凉、秋高马肥,正是用兵之际。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魏国大司马曹休已在合肥集结起十万步骑,粮草车辆等一应军需业已筹备完毕,大军枕戈待发,只待内应周鲂传来信号,就可挥师南下,杀向东吴。

三日后,周鲂让使者给曹休带来他的亲笔书信,言说自己已经准备妥当,请曹休立即率领大军南下皖城、兵临江渚,他会亲率部众在皖城作为内应打开城门迎接魏军。

然后曹休大军就可趁着东吴重兵外悬、内部空虚之际或过江占据鄱阳,或直奔武昌一举灭吴。

曹休看完书信真是兴奋不已,当即传令大军启程、发兵南下,并遣使往洛阳通报魏帝曹叡,又派人请骠骑将军司马懿和豫州刺史贾逵按照计划进兵。

一时间,曹魏早已准备多时的三路大军皆动了起来,他们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向东吴杀去。

东路是魏军的主力,由曹休带着建武将军王凌、琅琊太守孙礼等将领统率步骑十万向皖城进发,他们的首要目的是接应周鲂、打开皖城这个过江的大门。

中路则由豫州刺史贾逵督前将军满宠、大将朱灵等将,以五万大军从西阳径取东关。

东关乃是建安十七年孙权为了抵御曹兵而修建的一处关寨堡坞,此关在濡须山上,山下就是濡须水,故而此关正好卡住濡须河口,因隔着濡须水与七宝山上的西关相对,所以被称作东关。

此关北控巢湖,南扼长江,为吴、魏之间的要冲,又因附近筑有濡须坞水口,作为水师屯驻之所,所以东吴在此派有大将重兵把守。

因此,贾逵这路兵马的主要目的就是牵制住东关的吴军水师,以便曹休大军能够从容过江。

至于西路则由坐镇宛城的司马懿带领荆州兵马五万直取江陵,若能打破江陵自然最好,若不能,亦可牵制住东吴在江陵附近的重兵集团。

三路大军共约二十万人,杀意凛然,声势震天,一经发动就将四方目光吸引过来,各家势力都想看看上半年在西线遭受惨败的曹魏能不能在下半年于东线找回面子。

二十万魏军南下,早有细作飞马报于武昌,孙权见鱼儿已经上钩,随即命辅国将军兼荆州牧陆逊、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等将各领本部兵马按照预定计划向皖城集结。

数日后,孙权离开武昌,亲临皖口,召集众将部署迎战方略。

“众卿,魏军虽兵分三路而来,但东路的曹休已落入我彀中,击破魏军指日可待。孤已命征北将军朱然率领三万精兵赶往江陵,江陵有他坐镇,司马懿这路兵马当无忧矣。

至于中路敌军,只要卿等能够一举击败曹休的大军,贾逵那路魏军自然就变成了孤军,之后再去击破当不成问题。

故而,眼下战局的关键就在皖城这里,还望众卿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为我东吴打出一个不输于西蜀的大捷!”孙权神色激动地说道。

诸将齐声道:“臣等敢不效死,不负至尊厚望。”

对众人的态度孙权很是满意,捋着颌下紫色的髯须不住点头。片刻后,看向右下首第一人叫道:“伯言何在?”

陆逊连忙出班应道:“臣在。”

“孤今封卿为大都督,授以黄钺,统率三军,摄行王事,文武百官,皆听汝号令。”

群臣闻言尽感震惊,这可是天大的信任和器重啊,自家大王今日对陆逊的礼遇比之当年迎战刘备进犯之时还要大。

那时虽也是任命陆逊为大都督,但在节制诸将的权力上也只是给了假节之权,哪像今天竟然给了假黄钺之权,如此厚待除了西蜀的诸葛亮可以相比之外,天下臣子怕是找不出第三人了吧。

陆逊也是深受感动,泣拜道:“至尊厚待,臣虽粉身碎骨也无以为报,定当竭心尽力、杀败魏贼,使敌军枭首、曹叡丧胆,显国家之强大,扬至尊之威名。”

“好啊,有卿此等豪言壮语,孤可放心耳。”孙权上前将其扶起,欣慰地说道。

接着,他又对奋武将军朱桓、绥南将军全琮喊道:“朱桓、全琮何在?”

“臣在。”二人连忙回道。

孙权道:“命汝二人为左右督,各领三万精兵协助大都督破敌。”

“遵令。”二人领命,各自退回班位,独朱桓脸上带有几分不平之色。

不过孙权似乎没有注意到朱桓的异常,他又转头看向右手边一位年近四十的富态文官道:“周卿,后面的戏仍须做足,务必要让曹休大军深入我境内。”

“至尊放心,臣过两天会再给曹休去一封信,催促他尽快南来。”

原来回话之人正是诈降之计的主角周鲂,此刻他也带着本部兵马跟在军中,以便就近迷惑曹休。

孙权颔首说道:“很好,此番曹休中计,汝当记首功。”

“这都是至尊和大都督部署精妙,臣不过是演演戏罢了,谈不上什么功劳。”周鲂谦虚地回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