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兰奚看向王卫东:“我可以解释吗?”

王卫东点点头。

得到允许的周兰奚这才站起身,面对那些研究员:“现在国外化学界,发现石墨其实由无数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碳元素堆积而成,那些单层结构就被命名为石墨烯。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300万层石墨烯....这也太薄了吧?几乎到了原子尺度,那么石墨烯有什么用处呢!为什么国外化学界会关注它。”方木也很好奇。

周兰奚教授继续解释道:“根据化学家们的计算,石墨烯的特点跟石墨完全不一样,它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我想,厂长之所以提出用石墨烯制造电池,最大的原因就是这种电池可以吸纳的电能很多吧?”

众人的目光,又重新投向王卫东。

王卫东澹澹一笑:“是很多,据我估计,同体积下,使用石墨烯制造出来的电池,要比干电池内的电能多上百万倍。”

“嘶....”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意识到石墨烯电池的作用。

他们都是科研工作者,对于电力设备的认识,也远超这个时代的老百姓。

“如果真的能把石墨烯电池制造出来,那么装在手电筒里,手电筒岂不是可以十年不用换电池了。”

“你只想着手电筒,格局太小了,你说,把马达装在自行车上,再配上石墨烯电池,会出现什么结果。”

“哇,那岂不是不用蹬自行车,自行车就自己会跑了。”

....

不得不说,科学家的思维是无限的,他们只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才无法把设想化为现实。

仅仅是短短几分钟时间,研究员们已经把“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电动按摩椅”,“无线话筒”都发明了出来。

众人议论得很热烈,直到方木举起了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石墨烯制造出来,然后如何利用石墨烯把石墨烯电池制造出来。不然,你们刚才的设想只是空谈。”

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王卫东。

王卫东转身在黑板上写道:“石墨烯电池计划!”

转过身看向那些研究员们:“现在我已经发明出制造石墨烯的技术,同时也有了石墨烯电池的初步构想。”

嘶。

嘶。嘶。

嘶。嘶。嘶。

下面传来阵阵倒吸气声,会议室内的温度陡然上升几分。

研究员们在震惊的瞬间,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们刚才已经了解了石墨烯为何物,可以说,石墨烯凭借它的特性,足以成为划时代的材料。

像这种材料的发明,一个诺贝尔化学或者物理学奖,不过分吧?

沉默片刻后,方木举起了手:“刘厂长,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既然你发明出了制造石墨烯的技术,为什么不写成论文投稿到国外着名的学术杂志上。今年的诺贝尔评奖工作将在九月份开始,您也许能够凭借这项技术,摘得桂冠。不,不是也许,是一定!诺贝尔奖近些年非常侧重于基础材料领域,石墨烯简直就是革命性产品,肯定能够获奖的。”

周兰奚同样点点头,眼神中闪现出艳羡,他已经快到知天命的年纪,对于荣誉逐渐看得很澹,但是一想到诺贝尔奖,心中仍然是一阵季动。

那可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奖项,是每一个科学家的终极梦想。

“是啊,获得了诺贝尔奖,您就可以扬名海内外,成为无数科学家的偶像。”

王卫东澹澹一下,道:“有用吗?”

“啊?!什么?”方木揉了揉耳朵,一脸的茫然。

王卫东重复道:“诺贝尔对我们有用吗?”

“怎么没有!只要获得了诺贝尔奖,就可以大大提升人民的信心,你也可以出名。”方木有些不理解王卫东的思路。

王卫东笑道:“石墨烯技术跟力学定律不一样,它是一项基础技术,如果想写成论文发表,必须得把它的操作原理解释清楚。到时候,也许没等我们动手制作石墨烯电池,国外的那些大公司,已经把石墨烯的产品研制出来了。

相比较个人荣誉的得失,我更在乎万亿的物质利益。

咱们完全可以凭借石墨烯技术,来钳制国外的那些大财团。

他们不是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吗?我们兰花实验室也可以同样还以颜色。

这番话让方木肃然起敬,眼前这位充满金钱气息的厂长,竟然愿意为了国民的利益,放弃唾手可得的荣誉。

站起身,冲着王卫东深深的鞠了一躬:“厂长,我为刚才的想法的想法,向你道歉。”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之前只是认为王卫东是一个精明的厂长,现在他又多了一个爱国科学家的身份。

....

会议结束的时候,王卫东任命方木为研究组组长,周兰奚为副组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