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同建重重的点点头,出了报社,骑上自行车便前往宾馆。

可是到了宾馆后,才发现王卫东跟管婷婷一块出去了。

“真是奇怪了,他们明明是来办事情的,为什么要去逛公园呢?”

听服务员说两人预定了公园的门票,刘同建坐在宾馆的大厅里,疑惑的挠了挠头。

他百思不得其解。

.....

另一边。

王卫东带着管婷婷从人民公园出来,本来打算回宾馆的,管婷婷突然奇想,想去天桥看杂耍。

这年头政策已经放松了很多,天桥作为民俗表演的聚集地逐渐热闹起来。

来到京城,不到天桥逛一圈,那等于白来了。

天桥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便已经存在,其原本只不过是普通的桥,只因当初只允许天子在此行走,所以名曰天桥。

那个时候的天桥是相声、大鼓书、抖空竹、摔跤、打拳外,还有三弦、河南坠子、说青、跑马、高跷、莲花落、竹板以及卖膏药的场子。

解放后,原先天桥两边的商贩和房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更适合普通老百姓娱乐。

王卫东跟管婷婷一路走一路看,还从卖黄米面切糕的摊位上买了半斤切糕,准备回宾馆。

路过天桥的时候,他特意朝天桥下看了一下,结果并没有发现傻柱的身影。

旋即想到,现在时间刚步入八十年代,娄晓娥还没有回来,贾家那几个白眼狼争夺傻柱家产的事情还没有发生。

回到宾馆,王卫东便看到了刘同建。

“刘记者,久等了吧?”

“也没多长时间,我已经得到了报社的批准,要对你进行采访。”

“这是好事啊,走,咱们去房间里谈。”

....

三天后,大街小巷的报刊亭里,老板同志都把最新一期的《科技时报》摆在了最上面。

因为报纸的头版头条,有一个硕大的标题:《风景这边独好,看兰花电视机厂是如何突破艰难险阻,打破国外电视机巨头,对高端彩色显像管的垄断!》

作为报纸的售卖者,那些老板同志们都有敏锐的眼光,就凭这个标题,这期的《科技时报》肯定大卖。

果然。

报刊亭刚刚开门,便有好几个路人被标题吸引住了,走近前看了两眼,扔出一毛钱。

“同志,来份报纸。”

不待老板同志反应过来,便端着报纸在报刊亭前看了起来。

很快,报刊亭前边聚集了不少路人,他们看完报纸后,并没有离开,反而热烈的讨论起来。

“啧啧,没想到国内还有高端显像管,真是了不起。”

“估计是在吹牛,我有个亲戚经常去国外出差,他说国内的电视机,使用的都是国外淘汰的技术。再说了,这个兰花电视机厂,只是一个地方小厂,怎么可能研发出显像管呢!”

“应该不至于吧,这可是《科技时报》,报纸上能说假话?”

“别说这些,你们不觉得一个厨师一跃而起,成为电视机厂的厂长很奇怪吗?”

“奇怪什么?搞工作难道还要看出身吗?”

.....

一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掀起了一场大讨论。

大家伙对于兰花电视机厂能够研发出高端的彩色显示管都感到振奋,但是,也有很多人对这个消息表示怀疑。毕竟在那个年代,国内轻工业不发达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作为京城最出名的大学之一,青华池大学的学生自然也加入了这场讨论中。

尤其是无线电专业的学生,他们对于国内电视机的状况有着更清晰的认知,所以压根就不相信兰花电视机厂拥有如此高端的技术。

大四学生周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为无线电专业的学霸,已经提前完成了毕业答辩,预定了公派出国留学的名额,所以并不需要像其他学生那样,为毕业做准备。

看到报纸的时候,他刚刷完牙,拎着水壶正准备去打水。

刚走到宿舍门口,就看到同班的张航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兴奋的说道:“老周,好消息,咱们国内也有高端显示管了。”

周洋愣了一下,撇撇嘴道:“这怎么可能!我的毕业论文就是关系显示管的,现在世界上的高端显示管,全被小日子国垄断。就凭国内的技术和设备压根不可能研制出来。”

“上面写得真真切切的,宁州的兰花电视厂,厂长刘洪昌亲口说的。你总不能不信吧!”张航知道周洋一向崇洋媚外,故意以拱火的语气说道。

果然,周洋听完之后,气得把水壶扔到桌子上:“胡闹,简直是胡闹,《科技时报》这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吗?不行,我得去举报他们!”

其实他对于《科技时报》的报道并不感兴趣,他已经计划好了,等出了国,就想办法留在国外。一辈子不再回来。

他之所以生气,纯粹是觉得他自己的信仰受到了侮辱。

国外的月亮,怎么能不比国内的更圆呢!

这时候,周围的同学也注意到了周洋的举动,只是大家伙都没有去阻拦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