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攻约梁山 > 第421章 疑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满朝人极其不耐烦下,何栗话锋一转扯到了这帮人只关心的唐赵关系上。

“沧州是武术之乡。唐贼去沧州没什么奇怪的,但为什么会去了赵庄,这期间的事,臣不知。臣听说的是唐斌到了赵庄就住下了,一住就是好几年,直到成人后才离开赵庄返回家投了西军,先是在其父手下当亲兵小卒,武勇其实已经迅速被所部西军认知,从此奋勇疆场......大家都知道的,西北第一猛将。西军指望的狄汉臣第二。”

赵佶听罢,不禁问:”唐斌既如此出众,和赵廉有如此渊源,他为何不投靠赵廉,反而回老家从小卒当起?“

这是个关键到要命的问题。

直接涉及到沧赵家族是不是海盗,是不是很早很早就蓄谋已久想取代大宋而刻意把唐斌这样的心腹大才放到西军中磨练并从中拉拢势力。西军突然喜迎王师一样投靠了海盗,转眼几乎全成了逆贼叛国而去,是不是正是唐斌搞得鬼。

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唐家又不傻,放着当时正得意的赵廉这样的大腿不抱,为什么却宁愿在西军混朝不保夕的卑微小卒?

在赵廉手下打仗守边,那功劳和官岂能不都嗖嗖的长,而且格外安全顺心,还能得赵廉的悉心培养,以唐斌之能,如今混到朝廷都挂了号而且极重视的大将人才,这太容易了。何至于窝在军中门第森严的西军中陪着父亲艰难凭战场玩命搏出头,而且搏来搏去的,也不过是个入了品的低级小将——西军中一抓一大把的那种,强的只是硬拼出来的威名虚名。

这太不合常理。

赵佶父子和满朝官员立即想到的是沧赵、赵廉早有异志......几乎可以以此认定必是海盗无疑。

完了.......

惊惧,绝望。

“陛下勿惊。”

何栗却是不惊恐紧张了,显然在述说中也帮着自己理清了混乱的思绪,神色从容不少,“唐斌投西军,而且西军无人知其和赵廉的关系,现在推断来应该是其父的原因。”